联系我们  |    登陆    用户注册
笔趣阁 > 大唐:国库老鼠含泪走,我的私库堆不下 > 第1030章在大唐弄一点反季节蔬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30章在大唐弄一点反季节蔬菜

第1030章在大唐弄一点反季节蔬菜

    “大哥,您说的哪里话,您是大哥,我自然要对您好了。”段嫣然红着脸道:“哥哥,你跟我说说,你跟着燕王出海的时候,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  ……
  洗完澡,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,李想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。
  “哟,这顿饭吃的还挺丰盛的。”
  李想一看,果然是一桌丰盛的大餐,丰盛的大餐。
  “我见王爷瘦了不少,便吩咐膳房备了些肉食。”
  雪晴给李想夹了一筷子菜,说道。
  羊啊,猪啊,鸡啊,鸭啊,鹿啊,就只有一种青菜?
  李想看着桌上的饭菜,若有所思。
  “雪晴,这葵菜很好吃,好像一年四季都有。”
  吃饭的时候,李想也打听了一些消息。
  李想对大唐农业的了解并不多,尤其是蔬菜方面。
  他只知道土豆和番茄是明朝传入华夏的,至于其他的蔬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不太清楚了。
  以前没怎么注意过,现在仔细一想,才想起来,自己并没有吃过大白菜,只有一种类似于大白菜的白菜,偶尔才能看到,这应该是大白菜的祖先。
  “王爷,葵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,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。”
  “王爷,葵菜是我大唐的主食,上至平民,下至王公贵族,基本都能买到,只是做法有些差别罢了。”
  紫霞虽然不明白李想为什么会对这道菜感兴趣,但还是开口说道。
  “这么冷的天,还能吃葵菜?我记得去年冬天的时候,我还在定襄吃了一个冬天的羊肉呢。”
  雪晴道:“初冬之前还能吃,现在雪一过,葵菜就没了,自然也就没菜吃了。”
  紫霞说道:“我听说,在骊山之中,有一处温泉,可以在深冬时节,种植一些蔬菜,供宫中的贵人食用,冬天的时候,寻常人家可吃不到青菜。”
  “冬天的时候,难道就没有人想办法种点蔬菜吗?”
  李想想起了前世,反季蔬菜遍地都是,但现在,却再也没有了。
  要知道,就算是李想这样的皇子,在这冰天雪地里,也吃不到什么素菜,唯一能算得上蔬菜的,也就是萝卜。
  “《汉书.召信臣传》中说,太官园中有一株冬葱韭菜蘑菇,盖在屋顶上,日夜不停地生火,直到空气变暖,才会发芽。所以,在汉朝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种菜了,只是圣人说过,不食不时。”
  紫霞的学识渊博,让李想大开眼界。
  这不就是大棚吗?
  汉朝的时候?
  至于什么圣人说的“不时不食”,就当放屁算了!
  冬天的长安城,即便是世家大族,也没有多少新鲜的蔬菜可吃。
  这一顿饭下来,李想算是彻底了解了大唐北方冬天的伙食情况。
  “刘谨,你那边的玻璃生产情况如何?”
  从汉朝开始,就已经有温室了,而大唐却没有。
  李想觉得,为了让饭菜变得更好吃,他必须做点什么才行。
  想想看,那些王公贵族们,在寒冷的天气里,已经吃腻了肉食,再吃点胡瓜,那滋味一定很好。
  就算是不拿去卖钱,拿去当礼物,也要比送一幅名贵的字画更让人印象深刻吧?
  所以,李想就开始考虑,要不要把温室建起来。
  最好是用塑料薄膜,但是这玩意儿在大唐怎么可能弄的出来。
  所以,还是用玻璃来建造比较好。
  “玻璃镜的产量已经完全上来了,玻璃作坊也从瓷器作坊中独立出来,在珍宝阁中出售一面一尺宽的镜子。”
  现在燕王府最赚钱的就是玻璃镜了,一提到玻璃镜,刘谨就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  “能不能做一面更大的全身镜?”
  “王爷,我们也能做一面更大的镜子,但那面镜子并不是很平整,上面的人也不是很清楚。而且镜子越大,镜面就越厚,越难做出合格的产品。”
  对此,刘谨并不是很担心。
  以他的眼光来看,这些镜子已经足够了,甚至已经到了要刻意控制产量,才能维持价格不下跌的地步。
  “明天去一趟。”
  听刘谨这么一说,李想立刻就意识到,温室是可行的。
  镜子对镜面的平整度要求很高,但如果用来做温室的话,那就简单多了。
  ……
  燕王府的瓷器作坊,原本只是一家不起眼的作坊。
  自从李想发明了镜子之后,长安城之中的勋贵们,都对他感兴趣了。
  燕王府为了保护玻璃镜的秘密,专门派了近百名侍卫在此驻守。
  “王爷,这位是陈大力,最会做玻璃的。”
  “多谢管事夸奖,我的手艺都是王爷教我的。”
  陈大力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小老头,虽然名字叫大力,不过看起来也没多大的力气。
  “大力你就别客气了,听说最近本王听说玻璃镜技术进步很大,我也很开心。烧瓷是燕王府最重要的技术之一,如果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,尽管开口。”
  这已经不是陈大力第一次见到李想了,虽然还有些紧张,但他深知李想是个什么样的人,所以并没有被吓得语无伦次。
  “王爷,小的有个请求,能不能让学堂里的人帮我们烧玻璃?而且我听说,登州的工匠们都可以去夜校学习,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,应该能更快的改进玻璃配方。”
  李想被陈大力的话吓了一跳,他怎么也没想到,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老头,竟然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。
  “王爷,烧制玻璃需要石灰石、晶石和长石,每一种材料的配比都不一样,就算是放错了一种材料,效果也会大不相同,还需要反复试验。”
  一说起自己的特长,陈大力就滔滔不绝起来。
  “光靠记忆,是很容易出错的。要做到这一点,就必须要有识字的伙计记录下每一次实验的配方,炉子的温度,蜂窝煤的加入量,风力的强弱等等……”
  李想越听眼睛越亮,没想到这老头还挺有天赋的。
  这就像是一个未来的研究所。
  “刘谨,你立即去安排。另外,王府下属的作坊里,所有工匠的孩子,都可以被送到私塾读书,并且开设夜校,让那些愿意读书的人,也能学到一些东西。”
 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xbi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xbi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